时间:2020-02-10 11:28:45 浏览:次
蝙蝠纹样是中国纹样史上极其特殊的纹样,被视为希望、幸福、美好的化身,与西方人认为蝙蝠原形丑陋,是吸血鬼这类怪物化身的文化印象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比。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图案,从秦汉以来常见于瓦当、铜镜与织锦中,其间虽不少见福、寿、康、宁等字样,但直至宋元尚未见以蝙蝠为吉祥物的现象,到明代才出现在民间,直到清代,官方所用的蝙蝠图形不断增多,甚至成为皇帝龙袍的底纹,与万字纹组合象征万寿的图形。所谓“雕刻一只意为长寿,两只意为富足,三只意为康宁,四只表示修好德,五只喻考终命”。清朝统治者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观念,让与蝙蝠纹样相关的吉祥寓意不胜枚举,如“五福捧寿”、“福寿绵长”、“福寿双全”、“福在眼前”、“福禄寿禧”、“五福和合”、“福从天降”、“钟馗引福”、“福自天来”、“纳福迎祥”……那么为什么外貌不佳的蝙蝠,反而被一向重视颜值的百姓视为吉祥之物?民俗符号对谐音的运用极其广泛,民间年画“年年有余”以莲花、童子、鱼纹谐音表达。孟超然在《亦园亭全集·瓜棚避暑录》中提到“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之织绣图画皆用之,与以福同音也。”声音的相似性架起了二者之间的桥梁,蝙蝠常常有倒立枝头的习性,这也被先民联想为“福到”之意,让蝙蝠化作了吉祥的符号。《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太平御览》引《水经》亦称:“交州丹水亭下有石穴,穴中蝙蝠大者如鸟,得而服之使人神仙。”三则在于蝙蝠实在长得奇怪,通体乌黑有毛,头型诡异,观感奇异,被看作是一种神奇之物。作为一种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昼伏夜出,没有视力却具有很好地定位方向,所以在古人看来,蝙蝠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吉祥物。而蝠纹也正是在明清,成为了家具装饰纹样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流传至今。传统家具上的蝙蝠造型
在造型形式方面,不论是家具、建筑还是刺绣绘画上,古人对于蝙蝠的刻画不是停留在写实性的描绘上而是以艺术性的大胆创造为主。
匠人们从来不拘泥于原本的形态,通过浮雕、透雕、圆雕以及多种雕刻手法的结合,将蝙蝠纹的整个造型塑造的如龙似虎,虎头云耳,两翅斜飞,高低错落,将原本不美的蝙蝠变得祥云卷翅。工匠在雕刻时,用汉字“象形”的手法概括省略蝙蝠的肢、趾,而夸张地表现蝙蝠翼(约占整个纹样的三分之二)与头部,同时在翼处增加波浪纹、云纹、花草纹等装饰性纹样。而蝙蝠纹主要出现在椅类家具的搭脑、靠背板上,桌类的牙子、牙条上,柜类的门板上,所呈现的形态也大体呈现种两种造型:蝙蝠的正立面以竖向中轴线为基线,划分左右所占面积几乎相等,呈中规中矩的左右对称构图,使整体纹样具有稳定性,体现一种均衡与稳定。
如果匠人追求写实,则在蝙蝠的刻画上将面部肌肉特征明显,额头和脸颊突起,眼窝深陷,眼睛轮廓大都为枣核形,眼尾向上翘起, 耳朵为竖直尖耳,或圆形短耳,更显立体。
如果放置于开光或者绦环板、圈口这样的封闭式架构中,双翼张开的蝠纹,整体都存在于一个圆形的构架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内收的凝聚力。这种弧线形或圆形刻画效果同时也体现了人们重视并追求“合”与“团圆”的思想,这与儒家“和”的思想相一致,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追求圆满的思想。
斜飞式样的蝙蝠,由于侧面展翅,蝙蝠的整个头部为半侧视造型,较具象,耳朵为竖直尖耳且呈近大远小的空间造型特色,眼睛呈圆形凸起,凝视侧前方。同样运用了近大远小的空间透视关系,在正视图中呈出现空间立体感,而蝙蝠的鼻子形态与龙纹鼻子形态颇为相像。
而且由于未在主体,局部的蝙蝠纹作出了向上或向下展开双翼的姿态,翅膀张开处往往会延伸,正好与家具的整体相连。
但不论是哪一种蝙蝠纹,其轮廓刻画以曲线的形式居多,与家具横平竖直的构建之间,充满着明显的对立性。
在以直线构成的矩形框架内,以虚线形式递进表现的曲线,更是既体现出追中和、等级观念的儒家思想,追求阴阳关系的道家思想以及追求圆满、趋吉的民俗文化观念。明式家具以简练朴素著称,纹样虽不繁,但只用“骨架”来形容则辜负了它的雕饰之美,我们可以借用明代文人画中“惜墨如金”、“疏可走马”与“泼墨如云”、“密不透风”来形容明式家具的纹样。
亮脚处的蝠纹
体现在蝙蝠纹上,明代的使用虽不如清代常见,但是比如在明宣德时期的已经有了具象明显的蝙蝠纹,但受到当时社会审美的倾向,除了在织绣品、瓷器上有较频繁使用外,家具上的蝙蝠身影不算太常见,且形象偏简练化,整体构图上也偏向多作为点缀来使用。蝙蝠纹在清代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但其运用更多的是组合式的。与“寿”搭配,组成“五福捧寿”、“福寿双全”、“福寿万代”等福寿纹。与“卍”字及寿桃、回纹搭配,有“福寿无边,万世延福”的吉祥用意。与祥云纹搭配,命名为云蝠纹,意为“洪福齐天”,要是加个“卍”字,组合起来就是“流云万福”之意。与如意或灵芝纹搭配,名曰“平安如意”;与玉磬组合,代表“福庆”;与玉铜钱组合,寓意“福在眼前”;此外还有“四面来福”、“纳福迎祥”、“福盖漫天”、“福如东海”、“世世有福”等雕纹,表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福文化。而且相比于明代,清代对于造型的塑造,更是走向了两个更为明显的方向。一者对蝠纹进行了更为抽象的派生,只取大体之形,用平面俯视的角度,多采用重复渐变的波曲纹。一者则吸取了西洋的技法,将异形同构的蝠纹组合成整体,或者单独展现。到了清晚期,蝙蝠纹的形象在西洋家具雕塑化的影响下,也更多的运用了立体圆雕的技法,像上面两例大红酸枝嵌螺钿的广作家具,在腿足的上端,接近座面的位置,装饰了立体度极高的蝙蝠,这在之前年代的家具中是非常少见的,也足见当时的风尚。
中华整木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注明来源:中华整木网、整木头条、整木智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前必须经本网站同意并注明"来源:中华整木网(www.cnzhengmu.com)"方可进行转载使用,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④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中华整木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更不表示本站支持购买和交易,本站对网页中内容的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